不要乱点击!微信红包也有假 别贪小利吃大亏
日前,不乱微信群里出现“京东集团为回馈社会全民派发购物津贴”的点击大亏链接,后经各方核实,微信证实该链接系传播虚假内容。红包对于类似的假别“假红包”,人们要提高警惕。利吃
记者从微信团队了解到,不乱诈骗嫌疑人会把“假红包”链接的点击大亏封面,包装成各种容易让人上当的微信形式,如一条逼真的红包语音消息、邀请加群提示、假别“我已经领到了”等,利吃以各种正规名目吸引用户点击,不乱并伪造页面内容,点击大亏诱导用户再次转发。微信由于“假红包”通过微信的好友关系链传播,容易让用户降低警惕性。用户收到由好友转发的“假红包”链接,出于对好友的信任,容易点击而上当。
点击虚假红包链接存在哪些风险?北京朝阳区法院刑事审判庭法官助理肖圣雷提示,主要包括:个人信息泄露风险,木马程序风险,手机权限开放风险,财产损失风险。
“正常的红包点击即可领取,但是虚假的红包链接以红包的‘外表’并结合热点吸引用户点击。一旦点击后,要求用户填写个人的身份信息、银行账户信息等,存在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嫌疑。”肖圣雷说,部分不法分子以红包吸引用户点击,在链接中诱使用户下载木马程序,在用户手机中植入木马病毒,进而控制手机中的相关功能,实现其他非法目的。此外,用户在点击虚假微信红包链接过程中,可能被要求开放手机的存储、定位等权限,不法分子从而非法获取相关信息。
肖圣雷分析,不法分子通常利用虚假微信链接骗取钱财。在虚假链接中,通过收集信息、模拟正常支付、提现等手续,诱导用户在虚假页面中输入支付密码,同时在后台非法获取支付密码,并最终利用支付密码获取用户在微信或者银行卡中的财产。
法官建议,防范虚假红包链接对自身造成的风险,首先应当提高防范意识,形成对微信红包的正确认识,杜绝占便宜的心理。遇到好友发送的可疑红包链接,需要从好友发送红包的合理性上充分分析其真实性。
其次,要提高辨别能力,要求用户输入信息、下载程序或者完成其他与正常领取红包不一致的操作,通常是虚假红包,应注意分辨。
再次,注重个人信息保护,对涉及个人自身利益的信息,如身份证号码、银行卡信息、支付密码等,不在可疑链接中随意输入,避免信息泄露。要谨慎对待可疑链接申请获取的权限,避免链接利用权限收集信息。
最后,如遇财产损失及时止损,可向微信平台、银行等及时申请停止支付,并向公安机关报案,协助公安机关收集证据。
微信团队表示,对各类违法违规行为,一经发现会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微信平台协议作出相应处理,欢迎用户通过投诉举报提供相关线索,核实后会进行处理。
责任编辑:24
- [2025-05-17 11:02] 非遗古韵传薪,泉州学子赋能文旅
- [2025-05-17 11:00] 湖北武汉:为复工复产企业减免检测费162万元
- [2025-05-17 10:51] 天津通报疫情防控典型问题 华润万家被点名
- [2025-05-17 10:51] 消费遇“坑” 辽宁法官以案说法教你维权
- [2025-05-17 10:45] 江苏省消保委:促销花样、快递问题成今年双11消费“槽点”
- [2025-05-17 10:44] 万余元买连衣裙不能退 市场监管“云端”解纠纷
- [2025-05-17 10:39] 湖北襄阳:贴近企业开展“三心”服务 破解医疗防疫用品紧缺难题
- [2025-05-17 10:34] 江西抚州:强化食品安全监管 全力守护复学复课
- [2025-05-17 10:29] 打车结束嘀嗒出行还在“录音” 上海市消保委:涉嫌侵害消费者隐私
- [2025-05-17 10:12] 河北启动气瓶非法充装“清零”整治行动
- [2025-05-17 10:10] 天津河东:落实“132”机制助力企业发展
- [2025-05-17 10:04] 辽宁全力做好防控疫情计量器具的检定校准
- [2025-05-17 09:47] 浙江省消保委启动家电维修消费者权益保障计划
- [2025-05-17 09:42] 21起投诉牵出182万涉案金!上海市场监管局查获89万余只违法口罩
- [2025-05-17 09:29] 非洲酸枝木冒充红木销售 消费者维权获“退一赔三”
- [2025-05-17 09:22] 企业复工遭遇假劣口罩!上海查获涉嫌销售17万只假劣口罩案
- [2025-05-17 09:09] 广东发布关于谨防上当受骗的公告
- [2025-05-17 08:57] 大连银行《网上银行服务规范》入围全国企业标准“领跑者”
- [2025-05-17 08:23] 王建平:退休老党员的“新担当”
- [2025-05-17 08:16] 上海市消保委测评废弃食物处理器 部分商品存隐患 使用性能差异大